“寒冬过去,春天来了!”,各猪企2024年报及2025一季报接连出炉,“扭亏为盈”、“盈利”成为其中的关键词,与2023年的“巨亏”形成鲜明对比。
猪企的春天已来,但这股春风还会吹多久呢?
01.三巨头资产负债下降,猪企业绩回暖向好
经过2023年的低谷期,2024年养猪行情回暖,猪企业绩喜人。
2024 年生猪价格呈现“倒 V 型”走势,全年生猪均价同比上升。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4年出栏生猪头均盈利214元,比2023年提高了290元,处于行业成本线以上,为猪企盈利改善创造了有利条件。
2024年,养猪三巨头均实现营业收入超千亿,净利大幅增长。
牧原全年出栏量7,160.2 万头,实现营业总收入 1,379.47 亿元,净利润 189.25 亿元,同比暴增 554.07%;
温氏全年出栏量 3,018.27 万头,营业总收入 1,049.24 亿元,获得利润总额 95.72 亿元,同比增长 250.26%;
新希望全年出栏量 1,652.49 万头,实现营业总收入 1,030.63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4.74亿元,同比增长超90%。
从资产负债率来看,三大猪企均较上年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数据向好发展。
2024年一季度,新希望资产负债率一度升至74%,达到阶段性高点。不过,紧接着形势发生逆转,后三个季度实现连续盈利,这主要得益于行情的转好以及新希望自身战略的积极应对。
新希望董事长刘畅提出践行“战时文化”,采取精兵简政等一系列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刘畅作为带头人,更是用切身行动贯彻这一理念。报告显示,刘畅2024年薪仅为19.23万元,较上年的224.07万元大幅下降。
新希望曾在去年一季度表示,计划用1年至2年左右的时间将资产负债率控制在65%左右,从中长期来看,计划令其低于60%。当前,较此目标仍有不小的差距。
4月份,牧原也表示今年公司目标将整体负债规模降低100亿左右。
未来,企业还需采取更多行动以进一步控制负债率。
02.养猪成本大PK,谁是潜力猪王?
今年一季度延续去年的良好形势,生猪养殖行业大范围实现继续盈利。不过整体来看,猪价震荡下行,价格向上波动有限,预计全年将呈现低利润特征。
养猪成本是猪企的核心竞争力,猪企只有将成本维持在猪价之下,才能实现盈利,成本管控能力对猪企的盈利和发展影响显著。
2024年以前,牧原的成本管控在行业内遥遥领先。2023年6月,牧原成本为7.3元/斤,是当时唯一一个成本低于8元的企业。2024年以后,“成本战”愈演愈烈,7元/斤的养猪成本水平逐渐从第一梯队滑落,越来越多的猪企实现了将成本控制在7元以内。
神农便是“成本战”冒头的优秀范本之一。数据显示,神农以6元/斤登顶最新成本管控之王的宝座,率先达到牧原制定的2025养猪成本目标。
不过,巨头不愧为巨头,除了神农,三家猪企的成本管控依然排名前列。牧原还表示,其部分优秀场线已达5.5元/斤。
据媒体报道,牧原有关人士此前曾向记者表示,“目前600元成本空间已经挖潜了400元”。
养猪成本加速演进,2024年至今,从7元时代快速过渡到6元时代,并进一步向更低迈进。可以看到,猪企之间的养猪成本差距在逐渐缩减。
“成本战”之后,生猪养殖行业又将如何发展?
但愿春风能吹得再久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