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冬季蛋鸡舍的环境调控包括鸡舍内和鸡舍外。本文主要论述鸡舍内环境控制技术包括:不同鸡舍通风技术、消毒技术、及时清粪、饲料及益生菌的应用等方面, 控制舍内环境, 保持舍内卫生, 科学饲养, 以期做好冬季蛋鸡舍的环境调控。
进入冬季, 气温降低, 养殖户为了鸡舍保温往往关闭鸡舍门窗和通风设备, 导致鸡舍内氨气、硫化氢、粉尘等有害物质超标, 使鸡舍内环境恶化, 引起蛋鸡呼吸道粘膜损伤;在有害环境中, 使鸡抵抗力下降, 免疫机能被破坏, 易导致各种传染病的发生。所以, 冬春季节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期。因此做好冬春季节对鸡舍环境调控技术, 对于减少疫病发生和提高蛋鸡的养殖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蛋鸡舍环境调控和管理。
一、加强通风
鸡舍通风是改善鸡舍小气候的重要措施, 冬季通过通风换气引进舍外新鲜空气, 排出舍内污浊空气、粉尘、微生物和有害气体, 防止鸡舍内有害气体对呼吸道粘膜的损伤, 保持鸡舍内相对温度和空气清新, 以改善鸡舍空气环境质量, 从而保障家禽生产性能的稳定和健康。
进入冬季, 气温较低, 养殖户为了保障舍内温度往往关闭门窗, 不敢通风, 结果导致舍内空气污浊, 有害气体和粉尘超标, 导致呼吸道疾病;有的养殖户不会通风, 在通风过程中操作不当, 导致鸡舍温度过低或温差过大, 致使鸡受寒感冒;有的养殖户通风过程中使舍内气流过大, 形成死角和贼风, 导致舍内温差较大 (入风口和出风口)以及温度不均匀 (通风时温度低, 关闭通风设备后温度增高) 。使鸡长期生活在一个高应激的环境中, 诱发各种疾病;因此进入冬季怎样科学通风才能有效改善鸡舍环境, 保证鸡群健康, 是养鸡场必须要掌握的技术要点。
冬季通风主要以换气为主, 通常以舍内体感无色、无味、无闷感为易。风速控制在0.1m/s以内、温度控制在13℃以上、昼夜温差控制在3~5℃以内, 从而维持舍内相对稳定;产蛋高峰期在保证最小呼吸量的同时, 还应该密切关注鸡只体感风速的大小, 而在稳产期和产蛋后期应重点关注舍内空气的质量。
(一) 对于密闭机械通风蛋鸡舍的通风措施
对于密闭式蛋鸡舍, 通常采用“纵向风机+横向通风小窗”的通风模式, 一般风机的风速在5.5~6.0m/s, 小窗最小开启距离2.5~3.0cm, 小窗最小风速应保持在3.8m/s以上, 才能让进入蛋鸡舍的空气均匀地分布于舍内各处。
冬季的通风方案以维持最小通风量为主要依据。风机开启个数根据最小通风量来确定;小窗开启个数根据蛋鸡舍内温度和开启的风机个数来确定。一般上午8:30左右气温开始逐渐升高, 应根据蛋鸡舍内温度将小窗逐渐开大;晚上7:00~8:00气温逐渐下降, 此时应蛋鸡舍温度逐渐将小窗关小些。
(二) 对于开放式鸡舍的通风措施
开放式蛋鸡舍通风也就是自然通风。一般对于老式的开放式鸡舍采用自然通风, 空气通过窗户、天窗和其他通风口等进行舍内外气体交换。寒冷的冬季可以视天气情况, 在上午10点左右把窗户或天窗打开合适的缝隙, 保证舍内空气质量, 但同时冷空气不能直接吹到鸡身上, 到下午4点左右可以关小或关闭窗户及天窗, 以达到通风和保温的的效果。
二、加强消毒
冬季是许多传染病的高发期, 加强消毒, 对于杀死蛋鸡舍内病原微生物、减少蛋鸡传染病的发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消毒也可以降低鸡舍粉尘含量, 另外, 还可以杀灭粪便中的微生物从而减少粪便中氨气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产生, 有效改善鸡舍的环境。
进入冬季鸡舍温度较低, 养殖户往往担心带鸡喷雾消毒时, 鸡羽毛湿润, 受寒感冒引起鸡发病, 而不敢消毒。因此冬季怎样科学消毒才能有效减少疫病发生和改善鸡舍环境。蛋鸡进入冬季一般每周要进行2次消毒, 每月对鸡舍周围通道进行1次消毒, 当周围有疫情时, 应每天进行1次消毒。选择消毒剂时应考虑选择对鸡群、人体危害小, 不会造成药物残留的消毒剂。消毒方法可带鸡喷雾消毒和熏蒸消毒;消毒剂要交替使用, 避免产生耐药性;冬季带鸡消毒前要适当提高舍温, 消毒时间可在中午13:00~15:00进行, 此时舍温相对高, 消毒时应激较小, 且注意配置消毒剂水温可提高到40~50℃, 以减少冷应激, 提高消毒效果, 防止感冒。
三、及时清粪
粪便在舍内堆积, 会使舍内空气湿度增加, 同时粪便中的微生物发酵产生氨气和硫化氢, 使舍内有害气体浓度增加, 严重时可引起蛋鸡氨中毒;粪便堆积也可使鸡舍内病原微生物含量升高, 因此, 及时清粪可有效改善秋冬季节蛋鸡舍内的环境, 从而减少蛋鸡疫病的发生, 提高蛋鸡养殖效益。
采用机械清粪方式时, 每天应清粪2次, 人工清粪时, 2~4天清粪一次, 清粪后要将鸡舍内走道清理干净, 并及时消毒, 以防病原微生物扩散和疫病的流行。并且注意清粪后适当通风, 每次10~15min, 以有利于排出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
四、在饲料中添加油脂, 减少空气中粉尘含量
进入秋冬季节, 鸡舍室温降低, 鸡散热增加, 对能量需求量增加, 再加上冬季通风量小, 在机械和人工加料过程中会引起饲料中的粉尘在鸡舍空气中浓度增加, 在饲料中添加油脂既可提高饲料能量水平, 提高饲料适口性, 又能减少饲料的粉尘含量。一般添加量1%左右的油脂可减少粉尘含量70%以上。
五、添加益生菌, 减少有害气体产生
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 其在胃肠道内可产生消化酶, 这些酶有助于家禽更好消化所摄入的饲料和吸收饲料中的营养成分, 从而减少粪便中氨气和硫化氢的含量, 并能竞争性抑制有害微生物的增殖, 减少肠道病原微生物的含量, 使肠道菌群达到新的生态平衡。因此秋冬季在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可有效减少鸡舍内的氨气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含量, 并能有效减少鸡舍内病原菌含量, 长期使用可对鸡场病原菌起到净化作用。
六、小结
疫病是目前威胁家禽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实际上, 家禽发病只是表面现象, 深层次的原因是鸡舍饲养设施和管理条件没有做到标准化和规范化, 鸡舍的环境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鸡群在鸡舍内受到热应激或冷应激导致鸡只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 易感各种疫病。只有做好鸡舍环境调控,保持舍内空气新鲜, 使鸡舍中的空气质量适合鸡群的生长, 才能实现鸡群生产性能最佳化。通过加强控制环境来减少疫病的发生, 减少兽药的使用, 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