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法治日报刊登文章《“黑心”宠物粮为何屡禁不止?》,官媒频频谈及“黑心”宠物粮,为何屡禁不止?近年来,随着宠物在家庭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宠物主人对宠物健康的关注度也随之增强。然而,宠物粮市场却乱象频出,不少“黑心”宠物粮给宠物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这些不合格宠物粮不仅存在配料虚假、营养成分不达标等问题,甚至可能添加了有害成分,导致宠物出现各种健康问题。面对这一现象,谁来关心“毛孩子”的健康?法律监管和行业自律又该如何发力?
一.宠物健康需求迫切
随着“精致养宠”、“科学养宠”被普遍接受,宠物主对宠物健康的投入不断增加,宠物健康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平均宠物消费在2200元水平,并且一二线城市更高,未来几年有持续增长的态势,这一增长趋势反映出宠物主人对宠物健康的高度关注,并愿意为此投入更多金钱和精力。
遗憾的是,尽管宠物主人对宠物健康的投入不断增加,但“黑心”宠物粮却屡屡曝光,严重威胁着宠物的健康。不少宠物主人在购买宠物粮时,发现配料表与实际不符,有的产品甚至存在虚假宣传。例如,有些商家在宣传中表示宠物粮含有鲜肉,但实际配料表中却全是肉粉或谷物。此外,一些低价宠物粮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如发霉、腐烂等,给宠物的健康带来极大风险。
据《法治日报》报道,一位北京的宠物主表示,她曾在网上购买了一款猫粮,结果猫咪食用后出现流泪、泪痕增多的情况。经检查发现,这款猫粮的配料表存在两层不一致的情况,显然存在造假。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在第三方网络投诉平台上,有大量消费者反映买到问题宠物粮,涉及的症状包括呕吐、软便、肝肾损伤等。一位宠物医生也表示,其门诊每周都会接诊因食用问题宠物粮而身体不适的宠物,症状较轻的表现为胃肠道反应,严重的则会造成肝肾损伤。
这些健康问题不仅给宠物带来痛苦,也给宠物主带来了巨大的心理负担和经济压力。
二.尽快制定强制性标准
面对“黑心”宠物粮的频发,不少宠物主感到既愤怒又无奈。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监管力度不足,不法商家总有各种办法逃避监管,或者说在收益面前,“黑心”宠物粮的成本太低。目前,虽然有一些部门规章对宠物食品进行规范,但规制力度不够,难以有效遏制市场乱象。
例如,根据《宠物饲料标签规定》,宠物饲料产品的标签应当标示产品名称、原料组成、产品成分分析保证值等信息。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不少商家存在虚假标注、故意隐瞒等行为,此外,一些商家还将宠物粮拆包后再销售,违反了相关规定。
除了法律法规的缺失外,宠物粮行业标准的不完善也是导致市场乱象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宠物食品的相关标准主要是推荐性标准,而非强制性标准。这意味着即使宠物粮不符合相关标准,也不一定会被强制下架或退出市场。这种情况使得一些不法商家有机可乘,继续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
此外,宠物粮市场的虚假宣传现象也十分严重。一些商家通过夸大宣传、虚假广告等手段,误导消费者购买不合格产品。例如,有些商家在宣传中声称宠物粮具有亮丽毛发、强健骨骼等功效,但实际上根本达不到广告宣传的效果。这些虚假宣传不仅欺骗了消费者,也给宠物的健康带来了潜在风险。
同时,消费者在维权方面也面临着诸多困难。由于宠物粮市场乱象频发,不少消费者在购买到问题产品后难以维权。即使相关监管部门对商家进行了处罚,赔偿往往也难以落实到位,此外,由于宠物粮的健康问题与宠物的个体差异有关,消费者在维权时往往难以提供能够证明两者存在因果关系的证据,进一步增加了维权难度。
为了保障宠物的健康权益,加强宠物粮市场的监管和法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相关部门应制定宠物食品国家强制性标准,对不符合相关标准的宠物粮进行强制下架和退出市场,同时,应加大对宠物粮市场的抽查和监管力度,对伪造营养成分、生产日期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此外,还应制定宠物食品行业规范,集中整治行业乱象。通过制定行业规范,可以明确宠物粮的生产、销售、宣传等方面的要求,规范市场秩序;应加强对从业者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专业素养和守法意识。
当然,作为宠物主,作为消费者,同样应该加强宠物健康知识和维权意识。通过媒体宣传、公益讲座等方式,提高消费者对宠物食品安全的认知和辨别能力,鼓励消费者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宠物食品,并保留好相关证据以便维权。
除了加强监管和法规建设外,提升行业自律也是解决宠物粮市场乱象的重要途径。宠物粮企业应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加强质量控制和产品研发;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三.宠物鲜食兴起背后的风险
随着宠物主人对宠物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一些自制宠物鲜食开始在市场上兴起。这些鲜食以新鲜食材为原料,标榜“0添加、0防腐、0诱食剂”,受到不少宠物主人的追捧,然而,宠物鲜食市场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一方面,自制宠物鲜食的肉质来源、鲜食配比和保质期等方面存在不确定性。如果商家没有经过专业学习和培训,很难保证宠物食品的科学营养配比和安全性。另一方面,即使商家声称使用新鲜食材,但在加工和储存过程中也可能存在污染和变质的风险。因此,消费者在选择宠物鲜食时应谨慎对待,选择有信誉和资质的商家。
宠物需要更安全、更天然的宠物食品,其健康权益应得到充分保障。
面对“黑心”宠物粮的频发和宠物健康问题的日益严峻,相关部门、企业和消费者应共同努力,加强监管和法规建设,提升行业自律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水平。具体而言,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宠物食品国家强制性标准,加大对宠物粮市场的抽查和监管力度;企业应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加强质量控制和产品研发;消费者应提高宠物食品安全的认知和辨别能力,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宠物食品,并保留好相关证据以便维权。只有这样,才能为宠物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让它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