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畜牧网 > 牛羊
“牛肉自由”的另一面:牛肉价格连续下跌12个月,65%养殖户亏损
来源:中国经营报、经济日报、华夏时报 时间:2025-1-16 8:44:51 浏览:3260次

据央视网报道,截至上月底,我国牛肉价格已经连续下跌12个月,肉牛批发价更是在短短半年内下跌24%,创五年来的历史新低。
数据显示,2024年11月份出栏一头肉牛平均亏损1600元以上,连续8个月亏损超过1000元,65%以上的养殖场户处于亏损状态。

2000元白手起家,自学成为兽药

根据农业农村部披露的数据,我国牛肉价格降至60元/公斤。多个地区肉牛养殖行业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养殖环节出现无序抛售、宰杀母牛等现象,对于我国肉牛产业的健康成长带来冲击。

业内普遍认为,进口牛肉大量进入导致我国牛肉供需失衡。根据中国畜牧业协会及其他申请人代表国内牛肉产业正式提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牛肉产业保障措施调查申请书》,我国牛肉进口量在2019年至2023年期间增长了65%,2024年上半年进口数量达到了2019年上半年的两倍以上。

“我国肉牛养殖行业市场集中地偏低,散户养殖占比较高,抗风险能力较弱。这也在提醒行业,需要尽快优化产业格局,加快高质量发展。”内蒙古畜牧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引发连锁反应,母牛淘汰率飙升

每到晚上8点钟左右,位于郑州市二区的二牛碳锅牛肉店已经坐满了前来就餐的消费者。根据老板介绍,牛肉便宜了,即便是88元2斤牛肉火锅的优惠价格,自己还能保证足够的利润空间。

根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截至2025年1月8日14时,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牛肉价格为59.65元/公斤,较前一日上升0.1%。但在2024年1月8日,我国牛肉价格为71.34元/公斤。另据此前发布的数据,2024年第50周(2024年12月9日至15日)牛肉批发市场周均价60.03元/公斤,环比下跌1.3%,同比下跌16.2%。

牛肉价格持续下滑,让上游养殖企业陷入亏损,进而引发连锁反应。通辽养殖户阿木古楞告诉记者,养育一头1200斤的育肥牛需要13个月到15个月,成本大概在1.5万到1.7万元,现在肉牛价格大概在9.5元一斤。“2025年是我搞养牛的第七年,从2022年秋天开始亏损,现在大概亏了1300万元。”阿木古楞说。

内蒙古畜牧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张广志表示,当地很多肉牛养殖企业选择抛售减产。他自己的肉牛场已经减产一半至2000头左右。

一位熟悉山东省肉牛养殖行业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当地出现了抛售情况,减产已成常态。阿木古楞的养殖场,在2023年秋季还有680头繁殖母牛,现在已经减产到400头。

中国畜牧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一些主产区的犊牛价格已经抵不上母牛的饲喂成本,有的地方母牛按斤低价甩卖,不少有繁殖力的母牛被送进了屠宰厂。

根据张广志的观察,内蒙古当地母牛屠宰淘汰率在2024年下半年达到20%—30%。而在正常年份,这个数字为百分之十几。

进口牛肉激增,10年间增长8倍

业内普遍认为,进口牛肉激增干扰我国牛肉市场供需,是整个肉牛产业出现波动的重要原因。

海关数据显示,2013年牛肉进口量不足30万吨,2023年已达到274万吨,增加了8倍多,相当于国内产量的36.4%,牛肉已经成为当年进口规模最大的肉类产品。在国内产业严重亏损的情况下,2024年以来牛肉进口激增,1—11月进口260万吨,同比增长4.3%。

与此同时,牛肉进口数量相对于中国牛肉总产量的比例,由2019年的 24.87%上升至2023年的 36.36%,2024年上半年进一步上升至43.87%。

品牌营销专家路胜贞告诉记者,我国进口牛肉的来源主要是巴西、阿根廷、乌拉圭等地。这些地区牧草再生能力强、地广人稀,农牧业发达,规模效应明显,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进口牛肉的大量涌入对国内牛肉市场产生了显著影响,尤其是低价进口牛肉的增加,加剧了国内市场的供需失衡,导致国内牛肉价格下降。此外,进口牛肉的价格优势也对国内养殖户造成了压力,影响了他们的盈利能力和生产积极性。”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除此之外,上述申请书还提到,进口牛肉数量的急剧增长,是由于未被预见的发展情形所造成的。

“在我国加入 WTO 之后,除澳大利亚、新西兰外,巴西、阿根廷和乌拉圭货币兑美元大幅贬值。其中,2024年上半年比2001年巴西雷亚尔贬值122%,阿根廷比索贬值61942%,乌拉圭比索贬值196%。货币大幅贬值明显提高了巴西、阿根廷和乌拉圭三国牛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有利于其牛肉对华出口快速增长。”申请书提到。

商务部在2024年12月27日发布公告,决定自2024年12月27日起对进口牛肉进行保障措施立案调查。“这对国内养牛行业是个利好消息,有望缓解国内市场供需失衡的问题。”在得知上述公告后,乔自强告诉记者。

“国内牛肉和进口牛肉并无太多区别,更多体现在冷冻和热鲜的差异,属于销售产品形态不同。我国国内市场肉牛供需不是平衡的关系,所以需要外界更加关注。”张广志表示。

        对进口牛肉启动调查有多重考量

日前,商务部发布了对进口牛肉进行保障措施立案调查的公告。该公告对国内肉牛产业将起到稳定预期的作用,有利于保护国内农民生计和产业安全。

保障措施的目的是缓解相关国内产业的暂时困难,帮助产业在实施期内适时调整。对进口牛肉进行保障措施立案调查很有必要,要用好WTO规则赋予我国的权利。

保障措施是世界贸易组织所允许的三种贸易救济措施之一。按照WTO规则,在进口产品数量增加,并对一国生产同类产品或者直接竞争产品的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的情形下,该国调查机关可以应国内产业申请发起保障措施调查,以维护国内产业的合法权益。在国际上,发起保障措施调查是常见的。与反倾销、反补贴措施的区别在于,保障措施针对的是来自全部国家的进口,而不是特定国家。我国一向对发起保障措施调查十分慎重,自加入世贸组织到本次调查启动前,仅对外国产品发起过2起,分别是进口钢铁和进口食糖。

近年来,牛肉进口量持续增加,2013年不到30万吨,2023年达274万吨,增加了8倍多,相当于国内产量的36.4%,牛肉成为当年进口规模最大的肉类产品。事实上,2023年6月以来,进口牛肉已连续18个月单月进口量超20万吨,2024年上半年进口量达2019年同期的2倍以上。在此情况下,国内牛肉和活牛价格快速下跌,目前牛肉价格已跌到近5年最低水平,活牛价格跌到近10年最低水平,大部分养殖场户处于亏损状态。以2024年11月为例,出栏一头肉牛平均亏损1600元以上。

牛肉过度进口已对我国肉牛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不仅表现为经营主体亏损,更表现为对基础母牛的危害。基础母牛是肉牛产业的根本。肉牛的生产周期长、繁殖效率低,从母牛养殖到母牛繁育再到育肥牛屠宰长达3.5年,且牛属于单胎动物。一旦基础母牛产能大幅下滑,没有四五年时间难以恢复。然而,在不少主产区,犊牛价格已经抵不上母牛的饲喂成本,有的地方母牛按斤低价甩卖,不少有繁殖力的母牛被送进屠宰厂。如果不尽快采取措施,好不容易发展起来的优质基础母牛群体将面临萎缩。若情况延续,两三年后,产量下滑,价格高企,也会影响消费者利益。

国际经验表明,只有本国保有一定的产量和自给率,才可能对进口价格有话语权。试想,如果国内肉牛产业垮掉,绝大部分牛肉靠进口,那么现在廉价的外国牛肉到那时就不一定廉价了;我国牛肉进口来源国集中在巴西、阿根廷、乌拉圭等,一旦其发生动物疫情,导致贸易中断,也会影响牛肉供给。如今,牛肉消费已成为全民性消费,养牛业带动的产业和就业范围广,包括上游的育种、饲料,下游的屠宰、加工等在内都是庞大的产业,这么大的产业没有理由放弃。以上说明,对进口牛肉进行保障措施立案调查很有必要,要用好WTO规则赋予我国的权利。

保障措施的目的是缓解相关国内产业的暂时困难,帮助产业在实施期内适时调整。近年来我国牛肉人均消费不断增加,但还没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也不及日本和韩国,提升消费依然很有潜力。国产牛肉和进口牛肉在品质上各有千秋,国产牛肉适合中式烹饪,进口牛肉则是烹饪西餐的首选。国产牛肉的一大优点是新鲜,然而漂洋过海而来的进口牛肉大多是冷冻肉。前些年进口的牛肉大多是高端牛肉,主要是品种调剂;这些年进口的大多是大路货,主要是价格便宜。

“商务部启动进口牛肉保障措施调查,体现了政府对保护国内产业利益的高度警觉,旨在防范外来商品的非公平竞争优势对本土企业造成实质伤害。倘若调查确认存在倾销或其他贸易不公行为,中国政府或采取相应限制措施,如设定配额或加征特别关税,以维系国内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当然,肉牛产业也要提高内功,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给消费者提供物美价优的牛肉。要用好饲草料资源,积极开发牛部位肉,利用国人偏好新鲜的特点,建立供应链一体化经营模式。在加工、交易、品牌等环节补齐短板,实现销售模式创新,从卖牛肉转向卖牛肉食品,减少大范围多频次运转。只要持续优品种、强技术,节本增效、提质增效,淘汰落后产能、壮大优质产能,不断促进生产、加工、销售、贸易等环节协同,肉牛产业发展将会越来越好。

本土肉牛业亟须升级

上述多位行业人士提到,牛肉是作为大宗商品进出口,要想改变供需关系,本土肉牛产业需要快速转型升级。

整体来看,我国肉牛养殖多以散养为主,规模化养殖比例较低。阿木古楞的牧场当下拥有400头繁殖母牛。按照他的说法,“规模在当地(即科尔沁左翼后旗)能够排到前十左右。”

张广志告诉记者,内蒙古肉牛产业散户占比为80%—85%,规模化养殖占比在10%—20%。散户的抗风险能力更弱,在市场波动时容易形成产能出清。

记者注意到,在2022年中国肉牛养殖Top50中,位于榜首的长春皓月牧场的总存栏量为20万头,仅占当年全国肉牛存栏量的0.24%。相比之下,我国生猪养殖行业中,头部猪企牧原股份生猪出栏市占率已经接近10%。

除此之外,我国肉牛产业的全产业链模式尚未打通。路胜贞认为,欧美养牛龙头企业大都有完整且规范的肉牛养殖和生产体系,涵盖种牛场—育犊母牛场—架子牛饲养场—围栏肥育场—屠宰加工场—冷链运输—终端品牌,这种产业链模式可以更好地帮助企业打通饲草收割、加工、牧场耕作、养殖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各个环节,提高各个环节的运行效率。但是,我国的肉牛养殖业企业全产业链化程度还不高,各个环节之间较为割裂。

阿木古楞就在探索这一模式,他在通辽建设养殖场和屠宰场,并在河北石家庄拥有销售网点,主供餐饮渠道。但进口牛肉大量进入打破了市场平衡。“希望地方农补和金融系统能够给予更多支持,帮助更多农户顺利渡过当前的局面。”他说。

而在屠宰和终端消费环节,我国牛肉品牌的标准建设、品牌化发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张广志表示,我国在肉牛产业的标准相对缺乏,已有的国家标准还有待细化。“就比如牛肉标准,什么级别的产品是最好的,现有规定都比较泛泛。”

路胜贞认为,我国牛肉还没实现产品分级模式。要想改变目前产业盈利低的状况,应该把肉牛进行分类。“一部分企业进入高端市场,在产业上向全产业链延伸。另一部分企业满足白肉向红肉转移的大众型肉食升级需求为主,通过产业整合,提升各个环节的效率、效益,满足基础市场需求。”

 
相关信息  
2024年牛奶产量下降2.8%,连续6年增长后首次回调 [2025-1-24]
这五类药品养羊人家应该常备! [2025-1-24]
冬季让羊群少生病,养羊户应做好4点 [2025-1-24]
2025年1月24日 全国最新羊价 [2025-1-24]
2025年1月24日全国育肥牛均价 [2025-1-24]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河北畜牧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河北畜牧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河北畜牧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311-85282353;电子邮箱:trjg123@163.com。

更多>>

信息速递

关于举办2025中国蛋鸡与蛋品…

[详细]
河北省蛋鸡产业科技发展大会(曲周)…
2025第八届西部畜牧业博览会与第十二…
第十二届家禽疫病防控与健康养殖技术…
千人蛋鸡大会--高烽杯●2025中国家禽…
更多>>

政策发布

农业农村部:坚持政策稳产能…

[详细]
农业农村部:坚持政策稳产能与市场调…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发文,10举措推进家…
畜牧业走势如何?农业农村部将采取哪…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畜…
关于我们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北畜牧网 电子邮件:trjg123@163.com 冀ICP备18009867号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区裕华东路106-1号金领大厦2-1-1613 电话:0311-8528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