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养殖的快速发展对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起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规模养殖的不断扩大,其所产生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据统计,全国畜禽粪便年产量约30亿吨,是工业废物的2.7倍。根据全国畜牧环保压力调查的数据显示,只有西藏地区的环境承载量能够承纳当地畜禽污染,其他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超载。而且,目前来看,这种污染程度有增无减。
近年,我省的养殖产业,特别是生猪养殖业发展得如火如荼,有力、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但是污染问题严重,亟待解决,不论规模化养殖场还是规模小而相对集中的养殖小区都面临如此现状。可以说,环保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养猪人面临的首要头疼问题,这关系着养猪从业者能否在这个地区继续以养猪为生。
就目前的环保难题,养殖户该如何应对与解决?日前,记者走访了唐山地区的规模养殖户,可以看到,形势喜人。
(一)做良心环保的“四哥”
杨朝江,家中排行老四,“四哥”之名由此而出,他军人出身,执行力强,转业后安家唐山市区,供职某国企单位。放着舒适、规律的城市生活不要,跑到村里养猪,这一跑就是20多年,按他的说法,自己是一名积极的、不安分的活跃分子。
养猪是个技术活,仅有一番爱好往往会事与愿违,杨朝江的养猪路并不顺利,经历了十几年的积累与磨砺,近年有了不小的收获。当然,就是在这收获的时节,他碰到了棘手的问题——环保难题。
环保这个事情,其实杨朝江早有预见,他的养殖场在当地规模不小,存栏3000多头,与村毗邻。三年前,他感到了自己的场子污染大,惹得当地村民怨声载道,从那时起,他认为养殖场的环保问题迟早得解决,而且时间不会太久。
从2016年开始,杨朝江的养殖场全部靠空调取暖,全场一年的电费就有10多万,杨朝江各地考察后,回来就决定建沼气池。他算了一笔账,利用沼气发电,在冬天可以直接省去全场取暖10几万的用电费用;到了夏天,全场不需要取暖,还能供给全村居民用电;而且,沼液更是个宝,全村种植的果树这么多,都用上沼液的话,供应量可能还不够。这样看,杨朝江自己也感到这个沼气池建得太对了!
“当时建沼气池投入了几十万吧,但从没想过和政府拿一分钱,我想,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也把环保的事做好。其实我们养猪人是最急于做这个事情的人群,毕竟我们靠养猪挣到了钱,从这个行业有了一定积累,非常感恩、感谢这个行业给我们的机会。自始至终,我都想着要做良心环保,做为子子孙孙造福的事情。”
当初建沼气池的几十万,最多五年杨朝江就能看到收益。既能排污,又能产生效益,政府还特别支持的项目,这样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四哥”表示还会继续做下去。
(二)做一鸣惊人的“四哥”
下面要介绍的“四哥”也是按家中兄弟排行算起,这位“四哥”不一般,别看平时闷不做声,可干的都是大事件。他就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刘吉旺。
刘总属于地地道道的农民企业家,自80年代初,做粉条生意,别看这小本经营,竞争那也是相当激烈,很快当地的粉条市场不景气了,刘总却闷不做声,想了几天,决定不仅要继续做这个行当,还要做得有声有色。于是他重新购进新设备,实现规模化生产,这下刘总在市场上占有绝对优势。
“做粉条的那几年,实现了机械化、规模化经营后才开始挣钱,再有就是保持一颗恒心,坚持到底。”这应该就是刘总的生意经。
要说刘总做生意有经验、有眼光,这话真是不假,90年代,老百姓的生活好了,家家都购进了彩电、冰箱等现代化电器,而且对吃的要求高了、花样多了,冷饮、冻品走进了千家万户。刘总一下就瞅准了冻品市场,于是出资几百万买下了当地最大的国营冷冻厂,那几年生意做得可谓是风风火火。
随着时代更新,老百姓的需求也更高了,特别在吃的方面,食品安全成为大家最关注的热点,刘总这次又没错失机会,做起了他的养猪生意。
在养猪的行当上,刘总虽说是半路出家,可他的养猪路还算顺利,这得益于全场管理比较全面、严谨。面对现如今的环保现状,刘总的环保思路很明确,他认为,要想把猪养好,就得把粪污处理好,这是重点。目前,全场采用的是水泡粪工艺,上料、清粪全部实现自动化,猪粪出场后直接送到附近的农田,这就是最好的还田方式。
接下来,刘总计划发展有机肥产业,带动周边村民把种养结合贯彻到底。他说:“我们村子有果树之乡的美称,用了我们的有机肥的果树,果实特别香甜可口。养猪这个产业真的让我在退休的年纪看到了曙光、希望。”
的确,正如“四哥”所说,养猪产业不能衰落,只能更好地发展,毕竟这关系着老百姓的口粮安全。虽然生猪产业自身存在三高的问题,高成本、高风险、高污染。而且由于产业外部的宏观环境也在发生变化,政策密集出台、经济增速放缓、社会关注点从产品价值过渡到环境价值和社会价值等因素,从而使生猪行业进入转型升级阶段。
但是,转型升级后的生猪产业将会沿着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优质安全、持续高效的方向发展。到那时,我们围绕着青山绿水,赢得了金山银山……
后记:这次的采访计划匆忙,在此特别感谢乐亭县绿芸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王拥军,两天的行程都是他亲自领路、走访。同是养猪人,他离场的这两天电话不断,见的最多的就是他开车的背影。据王总说,他家的养猪场环保问题已经解决,而且场区靠近大海,风景宜人。
此次采访让我备受感动,这么多的养猪人都在为环保的事业奋斗,相信,胜利就在前方,最后,向在养殖一线的所有“四哥”问声,你们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