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畜牧网 > 政策发布
禽蛋新国家强制标准9月1日实施 再添“食安砝码” 专家解读
时间:2025-9-1 8:46:53 浏览:3900次

9月1日,《禽蛋中卡巴氧和喹乙醇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即将正式实施,将为我国禽蛋行业再添一枚重要的 “食安砝码”。《中国食品报》特别邀请到了农业农村部畜禽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南昌)技术负责人、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张大文对此进行专业解读。

图源/网络 

中国食品报:《禽蛋中卡巴氧和喹乙醇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这项国家强制标准将于今年9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该标准研究团队领衔专家,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该标准有哪些新变化,对解决我国禽蛋食品安全能起到什么作用?

张大文:针对禽蛋产业中存在少量养殖户违规使用卡巴氧和喹乙醇,从而导致其在鸡蛋产品中残留,但缺乏禽蛋中卡巴氧和喹乙醇代谢物残留量检测的标准方法的问题,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研究所牵头制定了《禽蛋中卡巴氧和喹乙醇代谢物残留量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填补了国内相关标准缺乏的空白,为政府对禽蛋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提供了方法支撑,从而促进禽蛋产品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食品报:近年来一些企业鸡蛋产品拿“无抗”“无菌”概念市场营销,近期一些宣称的无抗鲜鸡蛋被抽检出兽药残留的新闻将“无抗”概念推上舆论风口。作为行业专家和“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请您跟我们科普一下,一枚鸡蛋怎样才能被称之为“无抗鸡蛋”,从大规模养殖的现实出发,您认为能否实现“全程无抗”或者“结果无抗”?

张大文:“无抗鸡蛋”是一个“商业概念”。实际上,根据国家标准GB 31650的规定,我国蛋鸡产蛋期是不得使用抗菌药物的,除了蛋鸡开产前合理合法使用抗生素导致产蛋初期的鸡蛋存在少量抗生素残留外,严格执行GB 31650标准,鸡蛋是无抗生素残留的。

中国食品报: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可生食鸡蛋、营养强化鸡蛋、功能性鸡蛋,这类蛋鸡的养殖过程有什么特殊的要求,相比普通鸡蛋,营养成分有哪些明显的变化?

张大文:可生食鸡蛋,顾名思义,就是可以直接生食的鸡蛋,其核心要求是对微生物尤其是致病微生物的严格控制,因此,其营养与普通鸡蛋没有区别,更多的是一个“安全”概念。目前国家层面针对“可生食鸡蛋”没有强制性的国家标准,市场上的可生食鸡蛋主要执行团体标准“可生食鲜鸡蛋(T/CNFIA 115-2019)”、“可生食鲜鸡蛋(T/CMATB 2001-2021)”。

营养强化鸡蛋和功能性鸡蛋是同一个概念,前者偏学术性表述,后者偏科普性或商业性表述,是指通过饲料添加特定营养素,使鸡蛋中某类或某几类营养素含量显著高于普通鸡蛋,这些成分对有益人体健康或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市场上的“富硒鸡蛋”、“DHA鸡蛋”、“叶酸鸡蛋”等就是一些营养强化鸡蛋。

中国食品报:江西省农业科学院质标所作为江西省“三品一标”农产品技术支撑单位,近年来为江西的农业绿色化转型、农产品品质提升方面做了哪些积极努力,取得了哪些可喜的成绩?

张大文:江西省农科院质标所作为江西省“三品一标”农产品打造的技术支撑单位,在江西省农业农村厅的统一部署和大力支持下,积极开展“三品一标”农产品的认证检测和证后评估,推动江西省绿色、有机及地理标志农产品总量突破7900个(全国第8;截至2025年6月);深耕土特产产业优势,完成九大类农产品特征性品质评价认证,助力全省375个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全国第6);标准引领助力了全省和全国农产品品质提升,牵头制定了《绿色食品 蛋及蛋制品》《绿色食品 畜肉》《绿色食品 笋及笋制品》等绿色食品标准,支撑了绿色产业的认证与监管。为江西省农业的绿色化、标准化、品牌化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科技支撑。

中国食品报:习近平总书记6年前视察江西时指出:“一定要把富硒这个品牌打好。”江西省农科院质标所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科技支撑相关市县富硒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富硒产品品牌溢价、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方面有哪些成功的实践与我们分享?

张大文:江西省农科院质标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把富硒品牌打好”的重要指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建立了富硒农产品检测平台,挂牌成立了“国家富硒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江西分中心”,为全省富硒农产品认证提供了平台保障;首创了农产品痕量硒形态精准检测技术,攻克有机硒形态易降解、分离度低等国际性难题,牵头制定了《畜禽肉中硒代胱氨酸、甲基硒代半胱氨酸和硒代蛋氨酸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法》等3项农业行业标准(占全国同类标准75%),同时围绕富硒水稻和富硒禽蛋两大产业,构建覆盖产前、产中、产后的18项标准,为江西省富硒农产品发展提供了标准支撑;同时技术支撑了“江西省富硒功能农业重点县建设”,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以宁都县为例:围绕富硒宁都黄鸡和富硒水稻两大主导产业,江西省农科院质标所联合宁都县农业农村局等单位挂牌成立“富硒宁都黄鸡产业研究院”,制定了《富硒水稻生产技术规程》《富硒宁都黄鸡富硒蛋生产技术规程》等7项标准,实现了水稻和宁都黄鸡的稳定富硒,开发了“天然富硒蛋”、“富硒米酒”等高附加值产品;建成富硒基地191个,面积超6万亩,年产量超25万吨,总产值突破55亿元;建设富硒展示体验馆、硒餐厅等消费场景,开发农旅融合路线,推广“链主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帮助龙头企业带动3000余农户参与富硒产业链;富硒产业就业人员年均收入达2.3万元,较传统农业实现翻番。

 
相关信息  
动物检疫证章标志更新啦!2026年1月1日起旧版作废!(附新旧版主要变化) [2025-11-4]
农业农村部:加强生猪产能综合调控,强化肉牛奶牛产业纾困 [2025-10-31]
河南县2025年鼓励牛羊出栏奖补措施 [2025-10-30]
河南15条举措加快畜牧业转型发展 [2025-10-29]
震惊!农业农村部发布:中兽药抽检不合格100%! [2025-10-28]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河北畜牧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河北畜牧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河北畜牧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311-85282353;电子邮箱:trjg123@163.com。

更多>>

信息速递

貉妊娠期的饲养管理

[详细]
环京津冀高质量生猪产业链精液联盟第…
畜牧技术走基层 乡村振兴惠民生
关于举办全国种仔猪、猪精供需对接会…
农业农村部召开视频调度会部署强化生…
大伟嘉蛋鸡产业线召开2025年三季度经…
第七届中国鸡蛋产业大会将在太原举办
关于举办“2025猪业新质生产力论坛”…
2025・禽蛋产业(馆陶)高质量…
智领蛋鸡新质 赋能产业振兴——2025…
‘鸡’遇南里岳 ‘蛋’生振兴路——…
2026生猪产业数据研讨会第二轮通知,…
更多>>

政策发布

动物检疫证章标志更新啦!20…

[详细]
农业农村部:加强生猪产能综合调控,…
河南县2025年鼓励牛羊出栏奖补措施
河南15条举措加快畜牧业转型发展
震惊!农业农村部发布:中兽药抽检不…
重磅!2025年中国及31省市生猪养殖行…
农业农村部等六部委重磅发布,加强畜…
农业农村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
黑龙江省加快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
应对秋季阴雨天气生猪养殖技术指导意…
刘焕鑫:今年秋粮收购要抓好四个重点
速看!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
关于我们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北畜牧网 电子邮件:trjg123@163.com 冀ICP备18009867号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区裕华东路106-1号金领大厦2-1-1613 电话:0311-8528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