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畜牧网 > 家禽
蛋鸡输卵管炎发病机理及营养干预策略
来源:蛋鸡营养荟 时间:2025-4-16 9:07:55 浏览:3066次

  导 读:输卵管炎是蛋鸡高发的生殖道疾病,主要由大肠杆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引发,导致产蛋量下降甚至停产。充足营养是维持免疫功能的物质基础,对免疫细胞成熟、分化及分泌调控至关重要。在炎症状态下,补充特定营养素可通过调节激素与炎性因子、减少淋巴细胞浸润等过程缓解输卵管炎症。文章综述了该病的致病机制(病原入侵、毒力因子作用、免疫失衡)及营养干预策略(氨基酸、矿物质、益生菌等),为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1.鸡感染性输卵管炎及致病机理

  1.1 诱发因素及症状

  鸡输卵管炎的主要诱因是病原微生物感染,大肠杆菌最为常见。急性输卵管炎:表现为输卵管充血、有渗出物;慢性输卵管炎:干酪性渗出物、卵泡消退等症状。病鸡还会出现行为异常、组织病理变化、细胞和分子水平的改变,如免疫细胞募集、促炎细胞因子和促凋亡蛋白表达升高等。

  1.2 致病机理

  1)病原体入侵途径

  上行感染:通过泄殖腔(肠道、尿道、生殖道交汇处)进入阴道并上行至输卵管。

  血行感染:病原体经呼吸道进入血液后迁移至输卵管(如禽致病性大肠杆菌)。

  肠道感染:病原体侵入肠道上皮细胞后,通过巨噬细胞迁移至输卵管(如沙门氏菌)。

致病性微生物感染鸡输卵管的途径

  2)分泌毒力因子

  黏附素:如菌毛蛋白(fimC)、黏附素(Tsh)等,帮助细菌黏附宿主细胞。

  毒素分泌:LPS(脂多糖)刺激宿主免疫反应,诱导细胞坏死性凋亡。

  群体感应(QS):调控毒力基因表达(如LuxS/AI-2系统),促进细菌定植。

  3)引发过度免疫反应

  促炎因子升高:TLR15/21受体激活NF-κB通路,导致IL-6、TNF-α、IL-8等促炎因子释放。

  细胞凋亡加剧:Caspase家族蛋白(Caspase-3/7/9/10)表达上调,Bcl-2表达抑制,引发输卵管上皮细胞凋亡。

  2 营养干预策略

  2.1 氨基酸

  牛磺酸(0.1%):抑制NF-κB活性,降低TNF-α、IFN-γ等炎症因子,改善产蛋率。色氨酸:促进卵巢细胞更新,提高褪黑素合成,增强卵泡发育。

  2.2 矿物质

  非植酸磷(0.4%):降低炎症因子(IFN-γ),缓解全身性炎症。

  锌(80 mg/kg):提高输卵管黏膜层褶皱高度,下调TNF-α,上调IL-22表达。

  2.3 维生素

  维生素D3(3000 IU/kg):抑制LPS诱导的炎症,提升CD8⁺/CD4⁺T细胞数量。

  2.4 植物提取物

  茶多酚(200 mg/kg):改善输卵管纤毛结构,减少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金银花提取物(300-1000 mg/kg):增强抗氧化能力,抑制IL-6、TNF-α表达。

  2.5 有机酸

  甘油单月桂酸酯(GML,1000 mg/kg):下调IL-1β、TNF-α,上调IL-4,缓解峡部炎症。

  2.6 益生菌与益生元

  枯草芽孢杆菌(10⁸ CFU/kg):增强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ZO-1),抑制凋亡基因(Caspase-3)。

  植物乳杆菌(LP):调控TLR2/NF-κB通路,增加有益菌丰度(如考拉杆菌属)。

  3 小结

  鸡感染性输卵管炎严重影响蛋鸡产业,营养物质和功能物质通过调节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因子等机制可缓解输卵管炎症。未来需优化功能营养素及其组合,阐释作用机理,建立评价体系和筛选平台,为疾病防治提供支持。

 
相关信息  
美国蛋荒有多严重? [2025-4-11]
H5N1禽流感:全球危机下,人类如何破局? [2025-3-21]
美国鸡蛋涨价延续至2025年 [2025-1-14]
肠道疾病久治不愈?五大原因你中了几条 [2025-4-17]
2025年4月17日全国白羽肉毛鸡价格汇总 [2025-4-17]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河北畜牧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河北畜牧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河北畜牧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311-85282353;电子邮箱:trjg123@163.com。

更多>>

信息速递

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2025年…

[详细]
中国蛋鸡高质量发展(兰考)论坛首轮…
关于举办“2025中国反刍暨牧草产业发…
诚邀参会 | 6月成都,第十三届(2025)…
万众期待 重磅来袭|第二十二届(2025…
首轮邀请 | 2025第三届中国本土猪暨…
河北省农技协养猪专委会关于召开“第…
河北省生猪产业创新团队关于召开“第…
第九届南农猪业大会暨2025钟山猪业展…
2025年河北省鸽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成功…
10月相约济南!关于举办第40届(2025)…
首轮邀请 | 2025第三届中国本土猪暨…
更多>>

政策发布

农业农村部召开常务会议 审…

[详细]
农业农村部发布: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家…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
湖南实施生猪屠宰加工能力提升工程
《发酵乳》新国标出炉,酸奶市场迎政…
农业农村部关于开展2025年“绿剑护粮…
国务院发布新政,养殖业要将面临重大…
奶业风口来了,农业农村部等三部门联…
湖北八部委联合出台“牛十条” 力促…
2025年中央财政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清单
湖北八部门联合出台“牛十条”,助力…
“产业链升级+智慧转型!2025两会畜…
关于我们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北畜牧网 电子邮件:trjg123@163.com 冀ICP备18009867号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区裕华东路106-1号金领大厦2-1-1613 电话:0311-8528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