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狂犬病毒(PRV)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APP)是猪场中两种重要的病原体,当这两种病原体发生混合感染时,其危害远超单一感染,对猪群健康和养猪业经济效益构成严重威胁。
本文将从病原特性、协同机制、临床表现及防控难点等方面,系统分析PRV与APP混合感染为何危害更大,并提出应对建议。
01 病原体特性概述
一、伪狂犬病毒(PRV)
性质:疱疹病毒科α疱疹病毒亚科,单股DNA病毒。
传播途径:鼻腔黏膜、呼吸道或直接接触传播,可潜伏于三叉神经节。
主要病变:神经系统(脑膜炎、癫痫)和呼吸道(间质性肺炎)。
特点:免疫抑制特性,潜伏感染常见,易在应激下激活。
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
性质:革兰氏阴性杆菌,放线杆菌科,需NAD生长。
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传播,定植于肺部和胸膜。
主要病变: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肺炎和纤维素性胸膜炎。
特点:毒力因子(如Apx毒素)导致组织坏死,急性死亡率高。
02 混合感染危害更大的原因
PRV与APP混合感染的危害大于单一感染,源于两者的协同作用和病理叠加效应。以下是具体原因:
一、免疫抑制的协同效应
PRV作用:PRV感染抑制细胞免疫,尤其是T细胞应答和肺泡巨噬细胞功能,削弱先天免疫屏障。
APP作用:APP的Apx毒素(ApxI-III)破坏白细胞,加重免疫损伤。
后果:双重免疫抑制使猪只无法有效清除病原,导致PRV潜伏激活和APP快速繁殖,病程延长,死亡率升高。
二、呼吸道屏障的双重破坏
PRV损伤:病毒在上呼吸道和肺部复制,引起黏膜上皮细胞凋亡和轻度间质性肺炎,破坏纤毛清除功能。
APP损伤:APP定植于受损黏膜,释放毒素引发急性坏死性肺炎和胸膜炎。
后果:黏膜屏障完全丧失,APP侵入深部肺组织,病变从间质性炎症迅速转为出血性坏死。
三、毒力因子的叠加效应
PRV毒力:潜伏感染激活后,病毒沿神经传播,引发全身性炎症。
APP毒力:Apx毒素(尤其是ApxI和II)具有溶血和细胞毒性,导致肺泡和血管大面积坏死。
后果:毒力叠加使肺部病变迅速恶化,出现大片坏死灶和纤维素渗出,呼吸功能急剧衰竭。
四、炎症反应的放大
PRV炎症:诱导IL-6、TNF-α等细胞因子分泌,引发全身性炎症反应。
APP炎症:毒素和细菌壁成分(如LPS)刺激中性粒细胞过度聚集,形成“细胞因子风暴”。
后果:炎症失控导致肺水肿、胸膜渗出加重,甚至引发败血症,死亡率可达30%-50%。
五、继发感染风险增加
机制:PRV的免疫抑制和APP的组织破坏为其他病原(如猪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提供机会。
后果:混合感染常伴随多重病原感染,病情复杂化,治疗难度倍增。
03 临床表现与病理变化
一、临床表现
单一PRV感染:发热(39.5-40.5°C)、咳嗽、神经症状(如抽搐),死亡率5%-20%。
单一APP感染:高热(41-42°C)、剧烈咳嗽、血性鼻涕,急性死亡率20%-40%。
二、混合感染
高热(41-42°C)持续不退,呼吸极度困难(张口喘气、腹式呼吸)。
咳嗽加重,伴血性或脓性分泌物。
神经症状(如共济失调、癫痫)与胸膜炎症状(如侧卧、疼痛)并存。
死亡率升至40%-60%,急性病例可达80%。
三、病理变化
肺部:间质性肺炎(PRV)与坏死性肺炎(APP)叠加,肺叶实变、出血斑和纤维素性胸膜炎。
神经系统:脑膜充血、水肿,神经元坏死(PRV主导)。
全身:脾脏淤血、淋巴结肿大,偶见败血症病变。
四、危害更大的具体表现
1、死亡率显著升高
单一感染死亡率通常低于30%,而混合感染因病理叠加和继发感染,死亡率可翻倍。
2、病程复杂化
PRV潜伏激活与APP急性感染交织,病程从数天延长至数周,治疗窗口缩短。
3、经济损失加剧
直接损失:每头猪损失约500-1000元(包括死亡和治疗成本)。
间接损失:生长迟缓、出栏延误,饲料转化率下降10%-20%。
4、防控难度增加
PRV潜伏感染难以根除,APP毒株多样(15个血清型)且耐药性上升,疫苗和药物效果受限。
04 诊断与鉴别
一、临床诊断
观察高热、呼吸困难、神经症状和胸膜炎的综合表现。
1、实验室检测
PCR:检测鼻拭子、肺组织中PRV和APP核酸。
ELISA:检测PRV gE抗体,区分野毒感染。
细菌培养:分离APP,确定血清型和药敏性。
2、病理检查
肺部坏死性病变+胸膜炎+脑膜炎提示混合感染。
鉴别诊断
与猪流感+APP、PRRSV+APP等区分,需实验室确认。
二、处理与防控措施
1、预防措施
A、疫苗接种:
PRV基因缺失疫苗(如Bartha-K61),仔猪首免(1ml/头),育肥前加强。
APP疫苗(如多价灭活疫苗),覆盖主要血清型(如1、5、7型)。
B、生物安全:
新猪隔离28天,检测PRV和APP状态。
每周消毒猪舍(含氯消毒剂,1:500)。
C、环境管理:
温度18-25°C,通风良好,密度0.8-1.2平方米/头。
D、控制感染
监测:每季度抽检10%猪只,剔除PRV gE阳性个体。
隔离:发现病猪立即隔离,减少传播。
2、治疗策略
A、抗生素:
头孢曲松:20-40mg/kg,肌注,每日1次,5-7天,针对APP。
恩诺沙星:5mg/kg,肌注,每日1次,5天,广谱抗菌。
B、对症治疗:
地塞米松(0.2mg/kg,肌注)缓解炎症和胸膜疼痛。
氨茶碱(5-10mg/kg,肌注)改善呼吸。
支持治疗:补液(5%葡萄糖盐水)维持体能。
3、猪场净化
剔除PRV阳性猪只,持续疫苗免疫,6个月连续阴性后申报净化场。
05 总结
PRV与APP混合感染危害更大,因其免疫抑制、呼吸道破坏、毒力叠加和炎症放大效应显著加重病情,导致高死亡率和经济损失。养猪从业者需通过疫苗、生物安全和综合治疗防控,降低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