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台风“杜苏芮”等因素影响,预计未来一周,我省仍将有持续强降水天气,强风雨天气有可能发生洪涝等灾害,导致圈舍进水、倒塌、饲料受潮,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暴露,诱发疫病传播风险明显增大,进而对羊业生产造成不良影响。针对气象灾害性天气影响,河北省羊创新团队研究制定防范及应对暴雨及高温高湿极端天气措施如下:
一、暴雨等极端天气期间的防范措施
1.密切关注天气预报,提前做好预案
羊场应随时关注天气预报,提前做好预案。查看并提前检修、保养排涝、应急照明等设备,做好防汛排涝的准备工作,配备挡水板、沙袋等防汛物资。及时清理养殖场周围环境、污物、杂物等,疏通场区排水通道,以确保排水通畅,及时排出场内积水。加强养殖场粪污管理,避免粪污溢流。如果降雨量增多,应增派应急值班人员值守,做好应即处理工作
2.加固圈舍,做好物资储备
及时修补、加固羊舍,避免漏风漏雨。有必要的话提前将羊群转移到地势高燥的地方,备好饲草饲料与提高免疫力、抗应激药物等防疫物资。
3.加强饲养管理,保证羊只健康
阴雨天气,羊群本身的抵抗能力会下降,极易受到病菌的入侵。要注意加强管理,增强羊的抗病能力。合理搭配,饲喂营养全面的饲料,供给干净的饮水。严禁饲喂腐败、变质或霉变的饲料。在汛期,应该减少或停止养殖场的非生产性操作。对应激情况下容易发生的细菌性疾病,可进行药物预防。保持养殖场卫生,及时清理粪便,做好圈舍通风。
二、暴雨后羊场应急防范措施
1.做好清洗消毒,有效防止疾病发生
灾后及时搞好清洁卫生和清洗消毒。对于被雨水淹过或浸泡过的羊圈舍、运动场及场区道路,应先清除淤泥和杂物,再用水冲洗干净,而后用3%的烧碱溶液喷洒墙壁、地面。羊圈舍内空间和食槽等用具,用3%来苏儿或0.02%~0.03%的过氧乙酸喷洒消毒,用药后羊舍须密封,以保证消毒效果。羊舍周围1.5~2米地带撒生石灰消毒,运送羊粪的道路、粪堆等地面均用过氧乙酸或烧碱溶液喷洒消毒。水灾过后,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卵暴露机会增大,羊群寄生虫病和芽孢类细菌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受灾地区肉羊养殖场(户)应着重做好灾后预防性的免疫接种和驱虫工作。
2.做好灾后自救,强化无害化处里
做好灾后自救工作,及时检查修补毁坏圈舍设施设备。不得买卖、加工、随意弃置因灾死亡动物,对病(淹)死畜羊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严格按照《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要求规范处理。
3.加强饲养管理,防止饲料霉变
进入炎热伏季,高温高湿的叠加将严重影响肉羊生产。商品羊达到出栏体重标准的,要尽快出栏,或适当降低饲养密度,避免过分拥挤,减少舍内产热。加强羊圈舍内的通风换气,可在饮水中添加水溶性复合多维及电解质,以减少肉羊因高温高湿造成的应激。受高温、高湿的影响,草、料极易发生霉变。注意加强饲料储存间要通风换气处理,防止饲料霉变,喂料时应少喂勤添,防止剩余饲料发生霉变。
4.强化疫情监测,有效进行预警
养殖场需要根据对免疫抗体的监测情况以及周边养殖场疫情情况进行分析,及时加强免疫措施。加强受灾地区、疫源地等高风险区的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和炭疽、布鲁氏菌病等人畜共患病监测,及时分析研判受灾地区动物疫病发生和发展态势。发现疫情后应立即报告,果断采取措施加以处理,以避免疫情扩散。若发现疫情应及时按照国务院《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农业部《动物疫情报告管理办法》等的相关规定执行。
5.强化人员防护,保证人身安全
从事免疫、清污、消毒以及死亡动物收集、运输、处理的人员,作业时应正确穿戴防护服、口罩、手套、护目镜、水靴等防护用具。对一次性防护用品,回收销毁;对循环使用的防护用品,做好消毒处理。处理疑似感染人畜共患病的畜禽时,应及时对个人及环境进行消毒,相关人员接受健康检查,出现不良反应的,应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