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全球第一养猪和猪肉生产大国,也是全球第一猪肉消费大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肉类市场规模及覆盖消费者群体不断扩大,尤其对于符合高食品安全标准和高品质猪肉的需求逐渐增加,这为生猪生产企业带来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母猪的繁殖效率和肉猪生产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接下来为大家带来山东农业大学曾勇庆教授,关于母猪与优质肉猪健康养殖技术的专题讲座。
山东农业大学 曾勇庆教授
1 母猪与优质肉猪健康养殖提出的背景
我国是全球第一养猪和猪肉生产大国(国土占比6.44%、养猪占比约50%)。我国是全球第一猪肉消费大国(人口占世界21.5%、猪肉消费约占50%)。在消费层面,当前市场对优质安全健康猪肉的需求旺盛,在生产层面,这几年受非瘟影响,猪肉价格在逐渐回落,同时养猪的成本在逐渐攀升,所以降本增效,提高母猪繁殖效率和肉猪生产性能需求变得尤为迫切。
2 母猪与优质肉猪健康养殖存在的问题
2.1 品种及养殖模式对母猪繁殖及肉猪生产的不利影响。
首先,饲养的品种较为单调,遗传多样性得不到体现,不能适应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其次,动物福利缺失的集约化养殖模式使猪群长期处于应激状态。此外,猪群的繁殖性能、生长性能、健康状况等都受到严重影响。
2.2 生物安全隐患,疫病高发、频发等不利影响。
2.3 常规饲料中,抗生素和化学药物等大量使用。
这样的做法破坏了动物肠道内菌群平衡,使动物肠道内微生物总量急剧减少,肠道粘膜变薄,肠道粘膜受损甚至溃疡,动物自身免疫机能受到抑制。尤其猪群的繁殖性能、生长性能受到了严重影响,对猪肉的质量和安全生产了不利影响。
我们国家在肉猪健康养殖中存在于的问题涉及到种猪的繁殖,仔猪的饲养,育肥生长猪的全过程当中。
总结四句话为:(母猪)生的太少,(仔猪)死的太多!(生长猪)长的太慢,(育肥猪)肉质不香(安全)!——母猪的繁殖效率低;仔猪在后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死亡率比较高;生长猪生长较慢,料肉比比较高;最后是肉质不香,存在安全隐患。
3 替抗饲料添加剂
大量的调研实验结果显示,在作为饲料添加剂抗生素的替代上,尤其是替代生长促进阶段添加剂的研发,主要表现在有机酸、植物素、植物精油、酶制剂、益生素、益生元等,尤其在益生素方面效果是值得肯定的,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证明。
4 微生态制剂在猪健康养殖中的研究与应用
4.1 乳酸菌制剂在猪健康养殖中的实验研究
4.1.1 乳酸菌制剂对母猪和哺乳仔猪性能的影响
本科研团队以长大二元母猪和杜长大三元杂交猪为实验对象,系统研究了饲喂添加乳酸菌制剂,对母猪的繁殖性能及哺乳仔猪生长性能、保育仔猪生长性能、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及肉质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乳酸菌液由自动发酵罐发酵植被,实验使用的主要菌种为植物乳杆菌与戊糖片球菌。
饲喂乳酸菌液对死胎数、弱仔数方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比对照组在总产仔数以及活产仔数都有明显的提升,除此之外,饲喂乳酸菌液对母猪死胎数、弱仔数也有一定影响,母猪繁殖的活仔率有了显著提升,弱仔数有了明显的下降。
饲喂乳酸菌液对母猪泌乳力等的影响:对母猪泌乳力、哺乳期间的仔猪成活率等也有了较好的提升,较好提高了母猪初乳LgG含量。
饲喂乳酸菌液对母猪仔猪健康状况的影响:母猪三联症发病率、母猪滞产率、母猪早产率有了显著的下降,断乳前1天仔猪皮毛发育情况和哺乳仔猪腹泻率都有了较好改善。
饲喂乳酸菌液对母猪粪便中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通过监测,饲喂乳酸菌液有效降低了母猪粪便中大肠杆菌的数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沙门氏菌的数量,显著提高了乳酸杆菌的数量。优化了肠道微生物的构成。
饲喂乳酸菌液对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断奶仔猪体重以及平均日增重都有了显著提升。
饲喂乳酸菌液对母猪再繁殖性能的影响:添加250ML/d、300mL/d乳酸菌的母猪均在7天内发情,而对照组只有70%在7天内发情;并且对照组未正常发情率为30%。
4.1.2 乳酸菌制剂对保育仔猪性能的影响
饲喂乳酸菌液对保育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保育仔猪平均日增重有显著提高,料重比显著下降。
饲喂乳酸菌液对保育仔猪健康状况的影响:仔猪腹泻率显著下降,改善了仔猪健康状况。
饲喂乳酸菌液对保育仔猪血液理化指标的影响:通过监测,血清尿素有一定程度降低,另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含量显著提高,这是对仔猪健康产生有利影响的一个方面。
4.1.3 乳酸菌制剂对生长育肥猪性能的影响
平均日增重提高显著,料重比下降。
4.1.4 乳酸菌制剂对育肥猪酮体和肉质特性的影响
对胴体重、胴体长、眼肌面积方面来说,差异显著,实验组在胴体重、胴体长、眼肌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
在肉质方面,对肌肉系水力和嫩度方面影响显著,其失水率、滴水损失、烹饪损失显著低于对照组。剪切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说明肉质嫩度方面有了较好改善。
对肌肉的抗氧化性能方面,实验组显著提高了SOD的水平,说明肌肉的抗氧化性能得到了提升。
对猪肉营养保健及风味品质特性方面产生了一定影响,我们发现通过饲喂乳酸菌液,降低了总胆固醇的含量,提高了肌苷酸的含量,提高了总胶原蛋白和可溶性胶原蛋白的含量,同时对肌肉的氨基酸,尤其是总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来说,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总多不饱和脂肪酸也是显著高于对照组。
4.1.5 小结
1、母猪繁殖期间每天饲喂250-300ML乳酸菌液,能够有效提高母猪的产仔数、泌乳力,改善母猪的健康状况;减少哺乳母猪体况损失,缩短断乳发情配种的时间间隔,提高繁殖性能。
2、保育期仔猪每天饲喂100ml乳酸菌液,能够显著提高仔猪的增重速度,降低料重比;改善仔猪的健康状况,降低仔猪腹泻发病率和死淘率,提高成活率。
3、生长肥猪每天饲喂100-150ml乳酸菌液,能够显著提高其增重速度,降低料重比,改善健康状况,提高成活率。肉质特性方面,能够明显提高肌肉的系水力、细嫩度和抗氧化性能,并不同程度地降低肉品种的胆固醇含量,提高肌苷酸、胶原蛋白、TAA、DAA以及PUFA的含量和组成。
4.2微生态制剂组合在猪健康养殖中的研究
以长大二元经产母猪和杜长大三元杂交猪为试验对象,系统研究了饲喂添加微生态制剂组合对健康养殖的影响。选用的微生态制剂的组合是以多种益生菌优势菌株合理配伍的微生态制剂的产品。
4.2.1 微生态制剂组合对母猪和仔猪性能方面,对哺乳仔猪的平均日增重有显著影响,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对分娩母猪初乳性状影响显著,提升了乳蛋白,提高了乳脂含量,提高了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含量;采用了微生态制剂组合的实验组滞产率和腹泻率有了显著下降,明显提高了哺乳期间仔猪的成活率;在母猪再繁殖性能方面,显著提升了母猪1-7天和7-14天的发情率以及情期受胎率;对母猪血清抗氧化性影响方面,试验组在血清当中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的活力和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4.2.2 微生态制剂组合对保育仔猪生产性能方面,提升了平均日增重。此外,仔猪的腹泻指数显著降低;微生态制剂组合对保育仔猪血清理化指标的影响方面,实验组在谷丙转氨酶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上显著高于对照组。
4.2.3 微生态制剂组合对生长育肥猪性能的影响方面
试验组腹泻指数显著降低对照组,眼肌面积得到显著改善。在肉质特性方面,肉色有明显改善,降低了失水率、滴水损失、烹饪损失,改善了肌肉的嫩度,改善了肌肉抗氧化性能,提高了SOD的水平,降低了MDA。
4.2.4 小结
1、母猪饲喂微生态制剂组合,能够有效促进母猪的免疫机能和健康状况,提高其泌乳性能和泌乳质量、以及断奶后的发情配种受胎率等再繁殖性能。
与日粮中添加有抗生素的对照组相比,保育仔猪饲喂微生态制剂组合,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生长性能,改善血液抗氧化性能等理化指标,降低腹泻、提高皮毛发育等健康状况。
2、生长育肥猪饲喂添加微生态制剂或添加抗生素,都不同程度的提高了猪的生长性能、健康状况、胴体品质,但这2种饲喂添加方式间的各项性能指标差异均不显著,说明本试验的微生态制剂组合可以替代抗生素用于生长育肥猪的无抗养殖。
3、生长育肥猪饲喂添加微生态制剂,其肉品的肉色、系水力、嫩度等肉质特性,以及抗氧化性能有明显的改善与提升。
河北畜牧网董瑾泽根据山东农业大学曾勇庆教授专题报告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