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畜牧网 > 今日关注
立陶宛牛肉要来了!“一带一路”最西端农产品瞄准中国市场
来源:牛羊天地资讯 时间:2018-6-13 10:21:32 浏览:4725次

    一个广为流传的测算结果是:中国释放出市场需求的1%甚至1‰,就能解决立陶宛100%的出口市场问题。

    而随着“一带一路”商机的不断涌现,立陶宛农产品输华已尝到了甜头。政策上,2016年中立签署乳制品对华出口检验检疫协定书,2017年中立签署冷冻牛肉对华出口协定书。市场上,今年1月立陶宛对华出口1715万美元,增长38.8%,中国在立陶宛出口市场中已排到第25位。

     “立陶宛的畜牧业占农产品产值的90%以上,农业部非常重视奶制品和牛肉制品出口,目前奶制品对华出口量正迅速上升,接下来我们非常期待牛肉产品早日进入中国市场。”立陶宛原农业部副部长、驻华大使馆参赞明道格斯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餐桌上今年年底前很有可能吃到立陶宛牛肉。

     这个可能变得越来越清晰。

    5月底,中国-中东欧国家(16+1)农业部长会议暨农业经贸合作论坛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召开,会议通过了《维尔纽斯共同宣言》,为深化“16+1”农业合作提供了重要机遇。中国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在会上表示:中国欢迎立陶宛优质农产品出口到中国,接下来要加快农产品双向市场准入进程。会议结束后,立陶宛农业部长苏尔普利斯陪同韩长赋一行赴立陶宛农场参观,在瓦特留家庭农场与立陶宛牛来了个“亲密接触”。  

“一带一路”的立陶宛商机

    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带一路”东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向西直到波罗的海东岸的立陶宛,则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这个广袤腹地隐藏的商机正在被立陶宛牢牢抓住。

    5月25日上午,立陶宛总理斯克韦尔内利斯在总理府会见了到访的韩长赋,就深化中立双边农业合作和共同推动“16+1”农业合作发展交换了意见。

    韩长赋表示,去年11月,中立两国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为深化双边各领域合作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中方欢迎更多符合要求的立陶宛优质农产品出口到中国,支持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到立陶宛投资农业产业。欢迎立方企业到中国参加将于11月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和第16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

    斯克韦尔内利斯表示立陶宛视“一带一路”倡议为重要的发展机遇,和中方一样坚定奉行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原则,愿与中方共同努力,推动农业等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向前发展。  

    “立陶宛有很多特色农产品,应该到世界各地去推销,如很多奶酪品牌的背后都有一个关于城堡的美丽故事,我们不止要做品质还要做品牌,应该讲好这些故事。”立陶宛新任农业部长苏尔普利斯话音未落,立陶宛经济部长辛克维丘斯一行6月4日就飞到了“一带一路”最东端的中国西安了。在这背后,则是立陶宛农业企业越来越多寻求合作的动作。

    《华夏时报》记者近日在中国驻立陶宛经商参处网站看到,立陶宛大型乳制品集团MPKG和农业集团Agro Aves均发布了最新的寻求中国合作伙伴信息。中国驻立陶宛大使申知非今年3月则在立陶宛主流媒体连发三篇署名文章,其中一篇标题是:《中国发展的快车,你要搭乘吗?》

    而早在2017年12月,立陶宛企业署署长克莱波内在立陶宛正式签署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参展意向书时就表示,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市场,是立陶宛优先开拓的海外市场。目前,立陶宛的经济正处于活跃增长期,向中国出口潜力很大。

据悉,立陶宛是中国在波罗的海地区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立陶宛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且中国是立陶宛确定的重点开拓的五大海外市场之一。加上立陶宛拥有得天独厚的天然地理环境优势,对健康绿色食品有着高标准的机制要求,这让立奶制品行业一直处于国际领先优势。

    目前,立陶宛已有19家乳制品企业、海产品企业获准对华出口。据立方统计数据,2017年,立对华出口乳制品超1800吨、海产品158吨。今年前4个月,立乳制品、海产品对华出口量分别为238吨、26吨。

    奶制品走上中国餐桌

    率先打开中国市场的立陶宛农产品是奶制品。

随着现代人对天然健康与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寻找优质食材源产地已成为餐饮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2017年7月19日,中国与立陶宛合作的首批状元澜淡奶在沪港登陆,正式进入中国市场。这是中国与立陶宛进行的首次乳制品(液态奶)进口贸易合作,作为立陶宛奶源的引进方之一,状元鸿(福州)商业发展有限公司目前已将状元澜淡奶投放于旗下港奶品牌——澜记·老香港茶点的各大门店。  

    “去年刚一合作,就有28个集装箱的量运到了国内市场,预计今年会增加到100个集装箱。”5月底,正在立陶宛考察的状元鸿总经理刘情对《华夏时报》记者称。

    生产状元澜淡奶的是立陶宛最大的乳品加工产商马里扬泊列集团。记者5月24日在马里扬泊列集团生产车间看到,不仅宣传册有了中文版,在一些重要环节也用汉字做了标识。其出口总监阿纳斯·杰尼卫西斯告诉记者:“中国有着巨大的消费市场,对奶的需求量很大;而立陶宛以天然无污染的青草对乳牛进行饲养和放牧,中国的消费者会爱上立陶宛的牛奶。”

    “目前有4款产品在这里生产,近几年合作量每年都有一倍的增长。”马里扬泊列集团大中华区代办处负责人朱民彦表示,5年前在寻找合作伙伴时发现,这里牧草和奶牛与荷兰某奶业巨头的品类极其相似,但相比之下立陶宛产量更高,且地理纬度高,奶源的品质也更好。“刚刚进口的一款立陶宛奶茶,目前已进驻香港和澳门超过1000家的麦当劳门店”。

    乳品是立陶宛重要出口商品,60%乳制品用于对外出口,欧盟对俄制裁后,损失严重的立陶宛乳企急需寻找新的出口市场。自2016年中立签署立输华乳制品议定书、17家立陶宛乳制品企业取得对华出口资格以来,立陶宛罗基什基斯奶酪、马里扬泊列集团、MPK公司等几大乳企纷纷开展对华业务。

    截至目前,共有172吨奶粉、30吨奶酪以及200吨乳糖运抵中国,走上中国消费者的餐桌。立陶宛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立乳企对华出口乳制品总额达265.2万欧元。

    事实上,中国因消费者基数庞大,且对乳品转型升级需求强烈,更大的潜在市场才是备受立陶宛乳企青睐的根本原因。农业农村部透露的一个现实则是,近年来进口乳制品完税后的价格仍大幅低于国内乳制品的生产成本,而中国整体乳制品市场的销售额在2017-2022年间预计将以6.6%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

    这让更多立陶宛奶制品企业将目光投向中国市场,纷纷提交对华出口资格申请。阿纳斯更是对记者直言:希望能够与来自中国的合作伙伴建立长期战略伙伴关系,共同开发新项目,“集团已和阿里巴巴管理层有过会面,希望借助中国电子商务优势,为企业在中国市场以及电子商务领域拓展出新天地”。

    立陶宛牛还有多远?

    比奶制品晚一年获得许可的立陶宛牛肉何时才会走上中国餐桌?

    《华夏时报》记者在立陶宛为期一周的采访期间,处处可见的是蓝天白云下的森林、草原和湖泊,生活在这样天然环境下的立陶宛牛,对于消费升级的中国人而言同样是个大诱惑。

    就在16+1农业部长会议在立陶宛召开整整一年前的5月24日,《立陶宛输华冷冻牛肉的检验检疫和兽医卫生要求议定书》正式签署,而这也是中立加强农业领域合作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立陶宛输华冷冻牛肉的检验检疫和兽医卫生要求议定书》正式签署

    记者采访了解到,《议定书》签署前夕,中立双方就冷冻牛肉输华问题开展了密集的交流,2017年4月14日至16日,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率团访问立陶宛期间,要求商务部等有关部门采取积极措施加快立农产品进口;4天后,国家质检总局技术代表团赴立开展为期一周的牛肉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评估审查工作;4月24日,立农业部长马尔考斯卡斯赴华参加农业展期间,专程到京拜会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梅克保,推进牛肉对华出口进程。

    也难怪中立双方对牛肉输华如此重视。一方面,立陶宛优质牛肉产量严重过剩,供应量超国内市场需求三倍,急需寻找出口市场;另一方面,中国牛肉进口连年攀升,供需缺口却仍然明显。

    第五届中国(赤峰)牛羊肉产业大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牛肉消费量为794万吨,排名世界第一,但人均消费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在消费升级战略引领下,以高蛋白、低脂肪为特点的牛肉消费近年来呈快速增长态势,本土牛肉产量却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长期以来依靠进口来填补国内巨大的需求缺口。

    海关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冻牛肉进口量继续保持同比较快增长,进口总量达到21.2万吨%。牛肉供需缺口明显,价格居高不下,我国已成为全球牛肉资源的抢滩地。

     一个值得注意的背景是,2000年欧洲爆发疯牛病,为避免疫情蔓延,中国下令禁止进口欧洲牛肉。上个月,中国则已全面解禁对爱尔兰牛肉的进口,爱尔兰成为首个获准重返中国市场的欧盟国家。

    这让从未进入中国市场的立陶宛牛嗅到了机会。

议定书的签署为立陶宛冷冻牛肉打开巨大的中国市场开启了大门,但双方还需进一步努力,让政府层面的文本合作转换成企业层面的投资贸易合作。国家质检总局表示,将加快立牛肉企业的资格认证。 

    立陶宛牛肉要来了!“一带一路”最西端农产品瞄准中国市场

    5月26日,《华夏时报》记者和刘情一行考察了立陶宛最大的肉制品加工企业BIOVELA集团。据刘情介绍:双方合作意向已经谈好了,包括产品怎么运输,“BIOVELA集团有牧场,有皮革厂,做生肉熟肉还可以深加工,拥有全产业链,正是我们要找的。我们自己也在开西餐厅,目前有进口澳牛、南美牛,为满足市场差异化需求,同时掌握供应链的上游资源,才找到了这里”。

    一个企业每月宰牛就有8000头,货源有保证。不过刘情也透露,双方只是达成了口头意向,后续政策理顺的工作还需逐步推进。BIOVELA集团营销总监波维拉·维沙露华在向记者表达了“非常期待与中方展开合作”之后讲了个小例子:在正在举行的波罗的海农业展上,中国农业农村部部长在BIOVELA展台品尝完牛肉肠及腊肠小吃产品后,夸赞口感非常好,适合中国人口味。

明道格斯对记者表示:“两国已经交换了很多详细的信息,立陶宛肉类加工公司也已经提供了风险分析控制方案;GACC的检查员将于6月底访问立陶宛的肉类加工公司,我相信会作出积极的报告,今年年底有望完成程序,立陶宛的牛肉制品企业将获得出口许可,牛肉会是继奶制品后第二个立陶宛优先出口中国的农产品。”

 
相关信息  
一然生物再获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025-4-30]
石牧药业专注驱虫二十年|零零清 [2024-9-10]
生猪产能加速回调!当前小飞防控形势如何?产能何时恢复正常 [2023-12-27]
农业农村部:强化生猪产能调控 [2023-12-25]
国家统计局:12月中旬生猪(外三元)价格较上旬增长3.6% [2023-12-25]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河北畜牧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河北畜牧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河北畜牧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311-85282353;电子邮箱:trjg123@163.com。

更多>>

信息速递

邀请函!2025中国北方畜牧业…

[详细]
2025第四届河北8·18养猪技术交流大…
2025第四届河北8·18养猪技术交流大…
河北省成立河北省肉类行业协会蛋品分…
让“小鸡蛋”撑起“大民生”擦亮河北…
2026中国(甘肃)国际农业机械博览会
邀请函 | 越南生猪产能缺口攀升至20…
京津冀蛋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熬过低…
太行鸡养殖技术培训与经验交流会成功…
超前点映!《揭秘2025第四届河北8·18…
破局·赋能·焕新—养猪管理技术生态…
别再“漂”啦!永诚育种诚邀您共赴202…
更多>>

政策发布

农业农村部批准1个新饲料品…

[详细]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疾病…
农业农村部批准88家公司生产的187种…
养猪人必看十二条措施!推进我省畜牧…
农业农村部印发《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农业农村部批准26家单位申报的8种兽…
内蒙古2025年奶牛性控冻精、奶羊冻精…
2025年河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
农业农村部:重点监控兽药企业6家、…
农业农村部:重点监控兽药企业6家、…
农业农村部党组召开会议强调 深入学…
2025年石家庄市委一号文件解读:进一…
关于我们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北畜牧网 电子邮件:trjg123@163.com 冀ICP备18009867号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区裕华东路106-1号金领大厦2-1-1613 电话:0311-85282353